搜索: 标题

背景:
阅读详情

让育龄女性感受政策温度 避免政策请客企业买单

日期:2021年11月30日 10:40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佚名

近日,多个省市的育龄女性切实感受到一波政策的温度。

全国多地密集修订计生条例,加码生育福利,延长生育假期。许多省份将生育假由过去的30天延长到了60天,也有省份延长产假60天甚至90天,并且增加育儿假。

从各地近期的生育鼓励政策来看,总体是三种方式:一是延长产假、生育假、夫妻双方享受育儿假等;二是发放生育津贴或补贴金;三是参保女职工生育三孩的费用纳入生育保险待遇支付范围。

例如,11月15日,浙江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其中明确,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女方在享受国家规定产假的基础上,一孩延长产假60天,二孩、三孩延长产假90天。这就是说,女职工生一孩可休158天,二孩、三孩各188天。

也是在这一天,重庆市新修订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则直接将育儿假的计量单位从“天”上升到了“年”——经单位批准,夫妻一方可以休育儿假至子女一周岁止,或者夫妻双方可以在子女六周岁前每年各累计休5至10天的育儿假。

一时间,社交媒体对此讨论热烈。有人表示自己的孩子生早了,没能享受到这一波政策的红利;有人担心女性就业率是否会因此下降;还有人则忧虑企业特别是中小规模的民企能否扛得住。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综合来看,“延长女性产假势在必行”已成为舆论共识。

例如,《南方都市报》11月29日在社论版刊文认为:从今年起我国进入全面三孩时代,为了激活适龄人群的生育意愿,实现三孩政策目标,解决少子化、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就需要为适龄女性提供更好的福利。其中,产假福利安排是否合理,关乎女性身心健康、母乳喂养等方面,对政策落实至关重要。

文章表示,(延长女性产假)对于职场妈妈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消息,可以有充分的时间用来休养身心、陪伴孩子。不过,延长后的女性生育假期能否不打折扣落地,是公众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

从以往情况看,绝大多数用人单位会按照法律规定执行产假天数,但也有少数违规情况。比如根据《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河南的产假一共是188天。但不久前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反映,夏邑县骆集乡中心校规定头胎产假188天,而二胎产假98天。

《南方都市报》上述评论文章认为,可见,某些用人单位未严格执行法定产假,而是随意制定“土政策”。不排除类似情况还会在其他地方上演。即使用人单位执行法定产假,也可能在执行过程中出“幺蛾子”。而且,某些用人单位会不会围绕休产假工资玩花样也值得警惕。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而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但在网络上,不少人咨询休产假期间工资打折是否合法。

这说明一些单位虽然在执行法定产假,但为了节省成本,就在休产假职工工资上打主意。今后延长产假后,用人单位尤其是企业,由于面临的用工成本压力更大,更可能围绕控制成本侵害女性权益,除了从女性工资上省钱外,还可能不愿招聘女性或不愿给女性晋升机会。

所以,延长生育假期的种种好处显而易见,但也要看到其可能带来的潜在问题。有的问题应该看得见,便于杜绝,如不执行法定产假、不支付合理工资。但有的问题会隐性存在,比如某些企业招聘时,虽然不限定性别,但在实际录用时,有可能把需要生育的女性排除掉。

可见,虽然“延长女性产假势”已成舆论共识,但是对于政策落实过程当中的细节,舆论尚有疑虑,还需厘清。

《光明日报》11月29日的文章《落实生育假,相关政策也应到位》就对政策细节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建议。

首先,生育假带来的成本问题必须正视,这部分成本全由企业负担显然是不现实的。政策“请客”企业“买单”,不仅不能提高企业鼓励生育的积极性,而且还会造成企业在用工、招聘时有意回避育龄女性的现实。而这也是带薪休假推行多年成效不大的原因。只有政府财政切实分担起一部分生育成本,在减免税费外,补偿企业的雇佣成本,企业才能有意愿配合这项政策的落地。

其次,生育假对职场女性的影响也应正视。浙江新政中明确提出,休生育假不影响晋级、调整工资、计算工龄。但生育者在休假期间的活由谁来干,休完假之后其岗位还在不在,这都是问题。此外,休了一年半载之后,晋级涨工资是否能通过相应的考核,这一系列问题都是需要斟酌的细节。《湖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案草案)》征求意见稿中,在“修改依据和理由”一栏中就提到,假期过长有可能影响女性就业,从长远看不利于维护和发展女性权益。在现代生活和工作节奏越来越快的时代,一个育龄女性较长时间脱离社会,给其恢复工作和恢复身心所带来的困难是实实在在的。

再次,生育假终有休完的一天,其后阶段仍然有幼儿的看护问题。目前,在我国,0至3岁的托幼服务主要由家庭自行承担,社会化、市场化的托育还存在较大的空白。然而,最近一项发表在《社会》杂志上的论文揭示,具有“去家庭化”性质的托幼服务对欧洲家庭生育决策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相反,具有“家庭化”性质的现金补贴并未产生预期的作用。显然,政府加大对托幼服务的财政投入,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托幼服务共建模式,是解决这一问题更好的切入口。

《光明日报》文章总结:生育假只是提升生育率、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一部分。从大处讲,调整现有住房结构、完善普惠性托育、消除教育焦虑,从小处看,对哺乳期母亲上下班时间的设定更加弹性,在单位等各种场所增加更加人性化的哺乳室等,都需要政府部门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去加以考虑。

有公开调查显示,“没人带孩子”是育龄妇女不愿再生育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3岁以下婴幼儿入托率仅4%。采访中,不少人认为育儿假的设置更加人性化。政策虽好,但也有人担心,如果不能形成合理的分担机制,只限于“政策请客,用人单位买单”,“10天育儿假”将成为一纸空文。

上面媒体总结的观点也得到了企业界和专家的支持。

例如,央广网11月29日在报道《全国多地延长生育假 如何确保政策落实到位?》中援引江西省某企业负责人董玲的看法:作为生育配套政策的生育假、育儿假等可以减少家庭的生育压力,但生育假的延长也会增加企业成本,客观上弱化女性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董玲说:“延长女职工的产假,还要依法保障她们相应的福利待遇,势必会大幅增加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固然要保障,但用人单位为此付出的成本也是不能忽视的,国家如果给予用人单位一定的经济补助或者是特殊政策,比如说减免相关费用等,这样的话企业就更加能够善待女职工了。”

为此,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吴瑞君认为,由于各种生育关联的配套政策牵涉到不同主体的利益和需求,现在要考虑这些政策如何具体实施,需要相关部门出台更多以正向激励为主的配套措施。

吴瑞君说:“我们希望能够建立一个‘生育友好型’的社会,不只是一个家庭的事情,也不是一个企业的问题,从根本上要鼓励更多的家庭按照政策来生育,它是一个社会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

原标题:这事儿|让育龄女性感受政策温度,避免政策“请客”企业“买单”
 


本文地址:https://www.24fa8.com/n86847c90.aspx,转载请注明24FA出处。
| |
标签:
评论: 让育龄女性感受政策温度 避免政策请客企业买单 - 网民评论 全部评论 0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周热门
    • 今日热门

    首页 焦点(3457) 热点(2555) 新闻(12714) 国际(4971) 娱乐(4096) 视频(131) 综艺(1808) 影视(3371) 音乐(2082) 民生(3412) 行业(198) 财经(1448) 股票(343) 时装(9) 商机(19) 女性(411) 男士(75) 美容(43) 时尚(29) 珠宝(40) 饰品(25) 皮具(3) 品牌(12) 保健(58) 健康(269) 养生(104) 医学(326) 母婴(113) 亲子(56) 旅游(350) 购物(11) 美食(58) 创业(88) 社会(9554) 观点(993) 房产(1016) 汽车(229) 家居(21) 安防(40) 环保(57) 科技(603) 展会(4) 数码(201) 足球(217) 体育(963) 教育(1311) 高校(1553) 法制(1992) 军事(546) 游戏(235) 美女(17185) 欧美(32) 运营(18) 网络(399) 读书(294) 励志(177) 灵异(52) 奇闻(158) 趣闻(177) 历史(144) 人物(87) 星相(383) 艺术(46) 两性(75) 情感(151) 文学(300) 武林(261) 道教(61) 佛教(147) 广州(134) 地区(13)